lwq048760 发表于 昨天 03:22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
  1.贸易总额变化
  在加入WTO的前几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基本处于徘徊阶段。贸易总额先是由1995年的269亿美元逐步下降到1999年的219亿美元,随后有恢复性增长,2001年也只有279亿美元,仅增长4%。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2002—2007年间,贸易总额由302亿美元增加到759亿美元,增长149%,年均递增18%。
  从进口额变化来看,加入WTO之前基本在80亿~120亿美元之间波动,加入WTO之后快速增长。2002—2007年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由124亿美元增加到400亿美元,增长223%,年均递增23%。从出口额变化来看,加入WTO之前基本在130亿~160亿美元之间波动,加入WTO之后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慢于进口额。2002—2007年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由182亿美元增加到359亿美元,增长99%,年均递增14%。由于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从2004年起,中国农产品贸易由加入WTO前50亿美元左右的长期顺差转变为连续的逆差状态,
  2004年逆差达到46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有所回落,分别约为11亿和7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达到41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水产品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如果按WTO口径计算,从2003年起,中国农产品贸易就由加入WTO前的长期顺差转变为连续的逆差状态,而且逆差扩大趋势更加明显,2003年逆差仅有6亿美元,2004年扩大到83亿美元,2005和2006年有所减少,分别为49和57亿美元,2007年将达到88亿美元。
  2.产品结构变化
  (1)进口产品结构变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进口农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粮食、植物油、棉花和畜产品为主转变为现在的食用油籽、植物油、畜产品和棉花为主。其中粮食进口在农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90年代中期的30%左右下降为近几年的5%左右,2007年仅有1.3%。食用油籽进口增长最为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口明显加快,其所占比重由90年代中期的1%增长到近几年的25%~30%,成为第一大进口农产品。进口的食用油籽主要是大豆,一方面是国内食用油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世界主要榨油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设厂。进口畜产品和水产品所占比重均呈现“先增后降”的特点,90年代中期依次占12%和8%,一直增长到2002年的23%和18%,但之后呈下降趋势,2007年只占16%和12%。棉花进口波动较大,90年代中期也占到12%~14%,之后下降到1%左右,加入WTO后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进口又出现较快增长,2006年棉花进口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5%以上,但2007年有所下降,仅占8%。
  (2)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相对于进口方面,中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变化要更大一些,已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产品、畜产品为主转变为水产品、蔬菜、畜产品和水果为主。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蔬菜、水果等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品增长迅速,2007年园艺产品出口额已超过传统的水产品,跃居为第一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以上。其中畜产品出口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90年代中期的20%左右下降为近几年的12%左右,2007年仅有11%;水产品出口基本呈稳定增长态势,所占比重由90年代中期的22%左右增长为近几年的30%左右,但增长已经明显乏力,2007年下降为27%;蔬菜和水果在加入WTO后增长迅速,所占比重分别由90年代中期的13%和4%增长到目前的17%和10%;粮食的出口很不稳定,所占比重有三个年份超过10%,更多年份只有5%左右,其中主要是玉米出口。
  3.地区结构变化
  (1)进口来源地变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进口农产品来源地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集中度变化呈“先降后升”的特点,1995—1999年,前十个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额的比重由73%下降到69%,加入WTO以后呈上升趋势,前十个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72%提高到2007年的78%。美国一直是中国进口农产品的第一大来源地,其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呈“先降后升”的特点,基本维持在22%~29%之间。在加入WTO之前,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始终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但在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进口农产品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大豆进口持续猛增,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额超过了前两者,排在美国之后,2007年所占比重都在12%以上。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一直在增加,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从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进口增长更加迅速,三国进口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比重2001年只有9.7%,2007年达到15.3%,已经成为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2)出口去向地变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去向地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及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与进口方面相比,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集中度变化比较明显,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对前十个出口去向地的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81%已经下降到2007年的70%。日本始终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去向地,加入WTO以前,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仍呈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31%增加到2000年的35%;但在加入WTO以后,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的加快,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呈快速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36%已减少到2007年的23%。加入WTO以前,中国香港一直是内地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去向地,但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已呈快速下降,由1995年的24%减少到2000年的12%;加入WTO以后继续下降,由2001年的12%下降到2007年的8.7%,近3年来已排在美国、韩国之后。加入WTO前对韩国出口农产品增长迅速,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4.8%上升到2003年的12%,之后有所下降,2007年为10%。中国对美国出口农产品一直在增长,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12%,仅次于日本。
  4.单位价格变化
  中国进出口农产品单位价格变化主要受世界农产品价格变化影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世界农产品价格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波峰,2000年前后的波谷,近两年又正在朝一个新的波峰上涨。由于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贸易都采用的是从价关税,所以用贸易额除以贸易量,可以大致看出进出口农产品单位价格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受贸易产品结构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单位价格要远远高于进口农产品单位价格。
  (1)进口农产品单位价格变化。进口农产品平均单位价格先由90年代中期的450美元/t左右下降到2000年前后的370美元/t左右,之后逐渐回升,近两年为600美元/t左右。其中大豆等食用油籽进口单价已由2000年的204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364美元/t;粮食进口单价由2000年的189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336美元/t;棉花进口单价由2000年的1027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1327美元/t;植物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口单价几乎都翻了一番,分别由2000年的373美元/t、921美元/t和714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736美元/t、1795美元/t和1365美元/t。
  (2)出口农产品单位价格变化。相比进口方面,中国出口农产品单位价格变化要小一些,先是由90年代中期的1000美元/t左右下降到2000年前后的520美元/t左右,之后逐渐回升,近两年为900美元/t左右。其中水产品出口单价由2000年的2334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3116美元/t;蔬菜出口单价由2000年的650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757美元/t;畜产品出口单价由2000年的1185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1672美元/t;水果出口单价由2000年的533美元/t上升到2007年的768美元/t。
  二、农产品贸易发展对农业的影响
  实际上,截止到目前,要想全面细致地看清楚快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一是因为时间太短,加入WTO和有关自由贸易区建设仅5年,其深刻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二是因为中国农业情况比较复杂;三是相关的研究比较滞后。总的来看,贸易自由化的快速推进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不仅促进了国内农业领域相关重大改革,也为中国更加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供了条件。
  但是,必须看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速度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加入WTO时作出了巨大的减让承诺,这对国内农业发展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首先是加剧了部分农产品国内市场波动。特别是进口量猛增的棉花,2003年和2004年的国内市场价格年际波动幅度都在30%以上。其次是压制了部分产品生产发展。尽管由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拉动的国内大豆需求旺盛,但由于进口量猛增,严重压制了国内生产发展。2001年进口大豆只有1394万t,预计2007年将达到3000万t左右,而同期中国大豆产量基本维持在1600万t水平,甚至近三年呈减少趋势,目前进口大豆占到国内消费量的2/3左右。最后是减少了农业就业机会。
  三、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环境
  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将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而且多数变化都将形成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
  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经历过去6年持续强劲增长之后,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进入调整期甚至逐步进入低谷期,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环境规划院的有关模型测算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十二五”为7.5%左右,“十三五”为7%左右。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未来一段时间内,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将继续快速发展,必将对世界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以及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世界能源作物特别是玉米、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生产将加快发展,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将有所改变。农产品国际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水平,为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的上涨提供了一定空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将进一步调整。
  3.多种资源约束将更加明显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本来人均资源就比较紧张的中国农业未来发展将面临更多的约束。从耕地资源看,中国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亿hm2减少到2006年1.22亿hm2,平均每年净减少83万hm2,而且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减少。从水资源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且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极不均衡,越来越多地区农业发展开始受到缺水的制约。即使是相对富裕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农业劳动力成本也出现了快速上升趋势,将进一步削弱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4.病虫害和疫病防控任务越来越重
  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各种重大病虫害也呈加重发生趋势,对种植业生产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有关统计,近五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年均损失粮食500亿kg左右。此外,各种病虫害的暴发也呈加重趋势。如2005年褐飞虱大暴发直接造成5266.7hm2水稻绝收,损失水稻19万t。养殖业方面,国际性的疫病也呈加重趋势。如前几年出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中国和世界禽业生产和贸易都造成重大打击,乃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5.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在这个较短的过程中,原有的带有强烈计划性质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取消,但新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要求的调控体系刚刚初步建立,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如何防范快速自由化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和损害方面更加欠缺。
  四、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
  通过回顾历史以及分析未来的发展环境,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1.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多边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历经艰难的多哈回合谈判有望在2008年底达成一致,作为最大发展中成员的中国会在加入WTO巨大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双边方面,除了过去几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已经实施和建设以外,目前中国正在与新西兰、澳大利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及冰岛开展正式谈判,同时还启动了与印度、韩国、秘鲁以及挪威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在此背景下,不难看出,不久的将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进一步快速提高。
  2.农产品贸易政策取向将进一步明确
  历史上农产品创汇始终是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目前农产品出口创汇已不再是政府的政策目标。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更加注重依据本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来制定。出口方面主要是鼓励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产品和部分畜产品;进口方面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弥补供求缺口,重点进口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根据国内外形势,为了确保国内的粮食供求安全,2003年中国政府曾经主动暂时取消13%的进口增值税来大量进口小麦;继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后,2007年12月30日财政部宣布,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将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
  3.农产品贸易将长期成逆差状态
  由于中国农业资源比较匮乏,尽管很多农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多数都不具备国际竞争力,随着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的快速开放,中国农产品贸易已由过去长期的顺差状态转变为近几年的逆差状态,而且逆差呈扩大趋势。2007年,由于多数农产品国际价格快速上涨,中国国内价格变化相对比较平稳,目前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明显增强,这将使得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速将有所减缓,出口增速有所加快,整个农产品贸易很有可能再次转为顺差状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必将保持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额还会呈扩大趋势。
  4.农产品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
  在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贸易条件下,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不仅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也将得到不断优化,特别是蔬菜、水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继续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将进一步增加。贸易地区范围将不断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特别是俄罗斯、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海湾国家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进口方面,由于中国未来进口农产品主要种类相对固定,所以进口来源地仍将保持比较高的集中度。
   
   
   
   
   
   
   http://hpicc.org/hpi/9475972.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